六堡茶是世代相傳的堅韌,彌散千年的茶香
茶友網(wǎng)首頁 個人中心
下載APP 下載APP
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
六堡茶是世代相傳的堅韌,彌散千年的茶香

  300多年前,一條“茶船古道”讓一座小鎮(zhèn)繁榮起來。六堡,雖是茶名,卻成了這里的地名和文化符號。一泡六堡茶,能泡十幾二十次,就像六堡人的性格,柔韌,綿長。

  六堡古鎮(zhèn)處于崇山峻嶺之中,山高林密,氣候濕熱。這里的人們長期忍受瘴癘之氣、百毒之蟲的侵害,以茶當藥、祛濕避瘴成為他們頑強求生的“基本功”。

  起初,人們只懂得最原始的加工方法,要么煮水沐浴外敷,要么將新鮮茶葉搗碎,炙干后加水煎湯內服。直到明朝洪熙年間,一個姑娘的到來改變了這種局面。

  這個姑娘是一位外鄉(xiāng)女子,大家都叫她羅妹子。羅妹子自小就會做茶,來到六堡后,見六堡茶制作簡單粗糙,便把自己的制茶技術傳給鄉(xiāng)親。

  羅妹子帶著大家上山采茶,教他們怎樣殺青、揉捻、汽蒸、陳化……可當?shù)厝嗽缫蚜晳T了簡單粗糙的制法,如今多出幾十道工序,自然吃不消,炒出來的茶不是燒焦的,就是青黑不均的。

  很多人想放棄,但看到按羅妹子的方法制出的茶,不僅茶味甘醇,還可以賣出好價錢,就硬著頭皮也要學。羅妹子不厭其煩地教授,還教會他們編織竹器。幾年下來,六堡人熟練掌握了所有工序,六堡茶也逐漸聲名遠播。六堡人心存感激,為她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——茶籮娘。

  茶籮娘仙逝后,被古鎮(zhèn)人奉為“茶神”和“圣母”,她功在長遠、造福一方的品質,在六堡人心中生根發(fā)芽。那一碗耐磨、耐泡的六堡茶湯,在更多方面,滋養(yǎng)了古鎮(zhèn)上千年,浸潤出古鎮(zhèn)人擊不倒、壓不垮的韌性:

  沒有資金,沒有大型機械,六堡人為了在崇山峻嶺中修出一條公路,拼上了十年時間。整個古鎮(zhèn)無論男女老少都參與進了修路工程當中,大家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,拿起平時耕地用的鐮刀、鋤頭、鏟子,用最原始的工具開山劈路??孔约旱牧α亢湾浂簧岬木?,鋪出一條24公里的盤山公路。

  易章奇夫婦倆年復一年地省吃儉用,一磚一瓦地修建著他們的老茶園。蓋涼亭、挖水塘、鋪階石……十幾年過去了,當初的200多畝荒山,已經(jīng)變成了如今滿目蒼翠、風景優(yōu)美的梯田式茶園。

  鄧展志的父親是六堡鎮(zhèn)鄉(xiāng)村教師,山區(qū)條件艱苦、老師匱乏,他深深感覺到農村教育的不易,希望退休以后兒子能繼續(xù)接班。在父親的勸說下,1997年,鄧展志放棄了城市里的工作,回到六堡鎮(zhèn)梧桐村當了一名代課老師,一教就是20年……

  成于堅韌,毀于爭躁。無論何時,六堡人始終清醒地記得這一點。他們葆有的堅韌與熱情,如那漫山遍野的茶香,醇厚幽長。

圖文來源于:廣西六堡茶網(wǎng)